厕所下水管周围漏水防水维修方案及措施
家里厕所下水管周围漏水是件麻烦事——水会渗到墙里、楼下,时间长了还会发霉、有异味。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得先弄清楚漏水的原因,再一步步做好维修,最后注意日常养护。下面就慢慢说清楚这些事。第一章厕所下..房小虎
家里厕所下水管周围漏水是件麻烦事 —— 水会渗到墙里、楼下,时间长了还会发霉、有异味。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得先弄清楚漏水的原因,再一步步做好维修,最后注意日常养护。下面就慢慢说清楚这些事。


第一章 厕所下水管漏水的常见原因
我们要修漏水,先得知道水是怎么漏出来的。厕所下水管漏水,常见的原因有三种,分别是管道本身的问题、接口处的问题,还有周围地面的问题。
1.1 管道本身的问题
很多家庭的厕所下水管用了好几年,甚至十几年。管道会慢慢老化,尤其是塑料管道,时间长了表面会变脆,出现细小的裂缝。这些裂缝一开始特别小,我们用眼睛可能看不清,但水会顺着裂缝慢慢渗出来。还有些时候,管道是被意外碰坏的 —— 比如装修时工人不小心用工具撞到管道,或者往管道里倒了热油,热油会烫坏管道内壁,时间长了也会漏水。
1.2 接口处的问题
下水管不是一根整管,而是好几段接起来的,接口处需要密封。如果当初装管道的时候,密封胶没涂够,或者密封胶老化了,接口就会松动。水从管道里流的时候,就会从松动的接口处漏出来。还有些时候,我们拆过管道(比如通下水道时),装回去的时候没把接口拧紧,也会导致漏水。
1.3 周围地面的问题
厕所地面本身有防水层,但下水管周围的防水层最容易坏。比如我们换马桶的时候,工具不小心刮到了管道周围的防水层;或者地面有积水,长时间泡着防水层,防水层会慢慢破损。防水层坏了之后,地面的水会渗到管道周围的水泥层里,再从墙缝或者楼下漏出去,看起来就像管道在漏水。
第二章 防水维修的具体方案
知道了漏水的原因,我们就可以开始维修了。整个维修过程分三步:前期准备、定位漏水点、按步骤维修。每一步都要做仔细,才能保证防水效果。
2.1 前期准备:备好工具和材料
我们先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和材料,免得维修的时候手忙脚乱。
工具方面,要准备手电筒(用来照柜子后面、墙根这些暗处的漏水点)、干布(用来擦干水)、螺丝刀(拆管道接口的零件)、砂纸(打磨管道表面)、小铲子(铲掉松动的水泥块)、小刷子(涂防水涂料)。
材料方面,主要有三种:一是防水涂料,常用的是聚氨酯防水涂料,这种材料粘合力强,干了之后能形成一层结实的防水膜;二是密封胶,选中性硅酮密封胶,不会腐蚀管道;三是防水胶带,用来辅助密封管道裂缝;如果管道裂缝大,还要准备管道修补片。
2.2 漏水点定位:找到具体漏处
定位漏水点的时候,我们要先把管道周围的东西挪开,比如马桶旁边的收纳架、柜子里的杂物。然后用干布把管道和周围地面擦干,再用手电筒仔细照管道的每一段 —— 包括管道本身、接口处,还有管道和地面接触的地方。
如果管道在墙里或者柜子后面,我们可以轻轻敲墙面或柜子板,听声音:如果有 “空空” 的响,可能是水渗进去把里面的材料泡松了,漏水点大概率在这附近。另外,我们还可以在管道下面放一张干纸巾,过 2-3 小时看纸巾有没有湿,如果湿了,就说明这个位置上方有漏水点。
找到漏水点后,我们可以用粉笔在旁边做个记号,免得后面修的时候忘了。
2.3 维修步骤:按顺序操作
维修的时候,要按 “清理 — 处理漏水点 — 做防水层 — 养护” 的顺序来,一步都不能少。
2.3.1 清理:让维修面干净平整
我们先用干布把漏水点周围的水擦干净,再用砂纸轻轻打磨管道表面和周围的地面。打磨的时候要轻一点,别把管道磨出更大的缝 —— 目的是把表面的灰尘、油污去掉,这样后面的涂料才能粘得牢。
如果周围有松动的水泥块、瓷砖碎片,用小铲子把它们铲掉;如果有积水渗进了水泥层,要用干布多擦几遍,或者用风扇吹 1-2 小时,让水泥层彻底干了再继续。
2.3.2 处理管道或接口的问题
如果漏水是管道有裂缝,我们先把裂缝周围打磨干净,然后用防水胶带在裂缝处缠 3-4 圈,缠的时候要拉紧,让胶带紧紧贴在管道上。缠完之后,在胶带上涂一层密封胶,等密封胶干了(大概 2 小时),再涂一层防水涂料。
如果漏水是接口松动,我们先用螺丝刀把接口处的零件拆下来,把接口里面的旧密封胶、杂物清理干净,然后在接口处涂一层新的密封胶,再把零件装回去,拧紧。装完之后,在接口周围涂一圈防水涂料,等防水涂料干了再检查。
2.3.3 做防水层:重点保护管道周围
管道和接口处理好之后,要在周围地面做一层防水层。我们用小刷子蘸防水涂料,在管道周围 1 米范围内的地面上涂,涂的时候要均匀,厚度大概 1 毫米。
等第一遍涂料干了(聚氨酯涂料大概需要 4-6 小时干,具体看说明书),再涂第二遍。第二遍要和第一遍的方向交叉着涂(比如第一遍横着涂,第二遍竖着涂),这样防水层会更结实。
如果管道和地面接触的地方有缝隙,要多涂 2-3 遍涂料,把缝隙填满 —— 这个地方是漏水的 “重灾区”,一定要做好。
2.3.4 养护:让防水层彻底固化
涂完最后一遍防水涂料后,要养护 24 小时。这 24 小时里,别让水碰到防水层,也别在上面踩。如果天气冷(低于 5℃),可以打开空调或暖气,让室内温度高一点,帮助防水涂料固化;如果天气潮湿,用风扇吹一吹,避免防水层发霉。

第三章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
施工的时候,有些细节一定要注意,不然修了也白修,还可能出安全问题。
3.1 材料选择:别买错、别买差
我们选材料的时候,要去正规的建材店买,别买便宜的劣质产品。比如防水涂料,要选有 “GB” 标志的(这是国家标准),买的时候看一下保质期,过期的涂料防水效果会变差。
密封胶要选中性的,别选酸性的 —— 酸性密封胶会腐蚀塑料管道,用久了管道会破。防水胶带要选防水性好的丁基胶带,别选普通的电工胶带,电工胶带不防水,用几天就会坏。
3.2 施工环境:温度和通风要合适
我们施工的时候,室内温度不能太低,最好在 5℃以上。如果温度低于 5℃,防水涂料不容易干,干了之后也容易开裂。冬天施工的话,可以打开暖气,让室内温度保持在 10℃左右。
另外,施工的地方要通风。防水涂料有一点气味,通风好的话,气味能散得快,也能让涂料干得更均匀。如果厕所没有窗户,可以打开排气扇,或者把门打开,让空气流通。
3.3 操作细节:别忽略小问题
我们操作的时候,要盯着漏水点周围的每一个小缝隙 —— 有时候大的漏水点修好了,小缝隙没注意,水还是会渗出来。
涂涂料的时候,别漏涂任何地方,尤其是管道和墙面接触的角落、马桶底座旁边。这些地方容易藏水,一旦漏涂,防水层就有漏洞。
还有,拆管道接口的时候,要轻一点,别把接口的零件拆坏了。如果零件老化了,拆下来之后最好换个新的,别再用旧的 —— 旧零件密封性差,装回去还会漏。
第四章 维修后的检查与养护
维修完不是就没事了,还要做检查,日常也要养护,这样才能避免再次漏水。
4.1 维修后的检查:确认没漏了再用
养护完 24 小时后,我们要做一次 “闭水试验” 来检查。先把厕所的地漏堵上,然后在管道周围的地面上放水,水深大概 2 厘米,然后观察 24 小时。
这 24 小时里,我们要时不时去看:一是看水面有没有下降,如果下降了,可能有漏水点;二是去楼下看天花板,去隔壁看墙面,有没有新的渗水痕迹。
如果没有渗水,说明维修成功了;如果有渗水,就要再找漏点 —— 可能是之前没发现的小缝隙,重新按步骤处理。
4.2 日常养护:减少漏水的可能
日常用厕所的时候,要注意保护下水管和防水层。
首先,别往管道里倒热油、建筑垃圾、头发这些东西。热油会烫坏管道,建筑垃圾、头发会堵住管道 —— 管道堵了之后,水压会变大,容易把防水层撑破,导致漏水。
其次,每个月检查一次管道接口和周围的防水层。看接口处的密封胶有没有开裂,防水层有没有鼓包、脱皮。如果有,及时补涂密封胶或防水涂料。
另外,厕所地面有积水的时候,要及时擦干,别让水长时间泡着防水层。尤其是洗澡后,用拖把把地面拖干,这样能延长防水层的寿命。